<pre id="v77tv"></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 id="v77tv"></ruby></ruby></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pre>

      <pre id="v77tv"><strike id="v77tv"><strike id="v77tv"></strike></strike></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ol id="v77tv"></ol></ruby></pre>
        <noframes id="v77tv">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學習園地 >

        繪就底圖著自然本色 夯基固本踐使命擔當——五年來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綜述

        時間:2023-05-17 13:40 |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 作者:王少勇 | 點擊:
          繪就自然資源一張底圖,構建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實現地理國情監測向自然資源監測轉換……過去五年,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轉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堅持政治統領,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創新思維,堅持統一標準,堅持使命擔當,五年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部黨組部署要求,查清國土利用現狀和自然資源家底,及時監測變化情況,在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構建統一調查監測總體框架
          2018年,是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邁向新發展階段的一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組建自然資源部,賦予自然資源部“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從過去的“分散多頭”變成由一個部門統一負責。
          然而,將過去分散到國土、林草、農業、水利、測繪地理信息等多個部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任務統一到一張底圖、一個標準、一個部門,意味著要打破原有部門之間的條條框框,在統一標準下解決原來地類交叉、管理重疊的問題,絕非易事。自然資源部根據黨中央關于建立統一調查監測評價體系的部署要求,著眼調查監測工作的長遠發展,優化完善頂層設計,在總體設計、標準體系、技術體系、質量體系、成果應用體系構建等方面持續發力,夯基固本,構建起統一調查監測總體框架,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高質量發展鋪就了道路,為更好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繪就自然資源一張底圖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我國進入新時代后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自2018年起,在黨中央高度重視下,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全國廣大調查人員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歷史責任感,攻堅克難,奮勇爭先,歷時3年,匯集了2.95億個調查圖斑,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的全國國土利用狀況,建立了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國土調查數據庫。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會議,分別在聽取“三調”主要情況匯報時,都對“三調”工作和“三調”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調”的圓滿完成,解決了以往各部門調查標準不同、調查方法不同,造成自然資源底數不清、數據打架、空間重疊等問題,為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為國土空間治理和自然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統一的底圖底數,對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自然資源,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基礎性作用。同時,全國各級調查機構、廣大調查人員在“三調”中堅持科學嚴謹、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工作狀態和優良作風,創造了新時代“三調”精神。
          統籌推進林草濕專項調查
          基于一張底圖管空間管資源,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2018年,黨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明確,各地要根據“三調”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實行精準化管理。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22年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工作的意見》,明確要以“三調”和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為底圖開展森林、草原、濕地專項調查,構建了“統一工作部署、統一分類標準、統一調查底圖、統一成果發布”的工作機制,明確了工作要求和職責分工。在此基礎上,部局聯合部署開展2022年全國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于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明確林地管理邊界規范林地管理的通知》,提出堅持國土空間唯一性和地類唯一性,以“三調”成果為統一底版,以國土空間規劃及“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為依據,科學合理明確林地管理邊界,規范林地管理。在“三調”成果的基礎上,基于統一的底圖,統籌調查規劃管理各類自然資源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推進地理國情監測轉型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自然資源部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主動適應自然資源管理需求,在繼承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形成的技術體系、組織管理等經驗的基礎上,推進地理國情監測向自然資源監測轉型。自然資源監測以地類變化監測、城市國土空間監測、重點領域和重要區域專項監測以及應急快速反應監測等為重要內容,與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底圖統一、標準統一、隊伍統一,一體化推進,實現了由提供普適性公共產品向精準對接滿足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的重要賽道轉換。
          強化調查監測成果共享服務
          調查監測評價的使命和價值在于應用,自然資源部持續強化調查監測成果共享服務,堅持一體化推進國家、地方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庫建設,推動調查監測成果共享應用,著力提升調查監測成果服務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力。調查監測成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了統一底版,為進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三區三線”劃定工作中,調查監測成果無論是對過去問題的剖析還是對未來趨勢的研判,都提供了重要支撐。在耕地保護方面,調查監測成果客觀反映了當前耕地現狀和變化趨勢,科學分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問題,為制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督察執法工作中,運用調查監測發現的地類變化線索,及時制止糾正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促進了違法違規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此外,自然資源部堅持開放共享的理念,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水利、審計等多個部門數據共享,有力支撐了相關部門工作的開展,在國土開發保護利用管理、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自然資源部調查監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將以構建統一的調查監測評價體系為主線,秉持重技術、強管理,重調查、強監測,重數據、強評價,重基礎、強專項的工作理念和目標,以推動調查監測數字化轉型、加強融合創新為驅動,及時準確掌握國土利用現狀和自然資源家底,為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促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首頁 | 集團郵箱

        Copyright ? 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30716號-1 網出證京字第02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82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