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v77tv"></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 id="v77tv"></ruby></ruby></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pre>

      <pre id="v77tv"><strike id="v77tv"><strike id="v77tv"></strike></strike></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ruby></pre>
        <pre id="v77tv"><ruby id="v77tv"><ol id="v77tv"></ol></ruby></pre>
        <noframes id="v77tv">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工作動態 >

        聚焦資源環境 服務“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南亞資源環境地圖集》出版

        時間:2023-01-29 11:18 | 來源:中國地圖出版集團 | 作者: | 點擊: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李愛農研究員主編,郭華東院士擔任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的《“一帶一路”南亞資源環境地圖集》,已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
          南亞位于亞歐大陸南部,幅員遼闊,共包含8個國家,其中有5個國家與我國在陸上接壤。南亞具有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多樣的生態系統,且普遍面臨著生態環境脆弱、資源稟賦退化、自然災害多發等問題,這給“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利用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等重大科研項目的最新科學數據及相關研究成果編制了《“一帶一路”南亞資源環境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2020年《圖集》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圖集》以地圖為主要載體,結合影像、照片、圖表、文字等多種形式,呈現了絲綢之路、南亞地區、南亞國家以及南亞相關經濟走廊(中巴、孟中印緬和中尼?。┑淖匀画h境、資源稟賦、災害特征、社會經濟、節點城市等內容?!秷D集》由4章組成,采用中英文雙語。第一章(序圖)展示了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脈絡和“一帶一路”總體空間輪廓,以及南亞地區概況;第二章以南亞地區為主體,展示了區域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和社會經濟等專題信息的時空分布及其變化規律;第三章分別介紹了南亞各國的基本情況、自然資源、宏觀經濟、世界遺產,并展現了南亞各國首都城市環境遙感信息;第四章(南亞經濟走廊圖組),具體介紹了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尼印經濟走廊的互聯互通、資源稟賦、環境風險、宏觀經濟、重要節點城市等,突出了廊道區位、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重要工程項目、工程投資與產業園、工程建設進展,以及生態風險、災害風險等特色專題,注重其實用性。
          《圖集》匯集了南亞區域近10年相關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學數據,以多源遙感大數據為主要資源,通過數據特征提取、時序變化分析、綜合模擬等方法,基于綜合制圖手段完成了時空數據可視化呈現;采用多尺度、多層級、多專題的表達視角,展現南亞復雜多變的資源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勢,實現了從狀態描述到規律分析,再到風險評估的知識集成。



         
          長期以來,我國聚焦境外資源環境的專題地圖集較少,不利于我國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秷D集》緊隨“一帶一路”倡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資源環境研究和綜合制圖,形成我國首部系統描述南亞地區及域內經濟走廊的地圖作品,填補了此類文獻的空白。
          《圖集》內容豐富、設計新穎、裝幀精美,集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為一體,對于科學認知南亞地區及域內經濟走廊的社會經濟生活、資源環境現狀、生態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風險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為中國—南亞的多邊交流合作、經濟建設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提供了科學支撐;也將在其他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規劃決策、全面布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初審:劉向祎
        復審:于國宏
        終審:蘆仲進

         
         
         

         

         

        首頁 | 集團郵箱

        Copyright ? 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30716號-1 網出證京字第02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8235號